鎂鉻磚隧道窯始于1765年,當時只能燒陶瓷的釉上彩,到了1810年,有可以用來燒磚或陶器的,從1906年起,才用來燒瓷胎。最初著名的隧道窯,是?;鶄愂?,到了1910年以后,就漸漸有了許多改進的方式。
鎂鉻磚隧道窯一般是一條長的直線形隧道,其兩側及頂部有固定的墻壁及拱頂,底部鋪設的軌道上運行著窯車。燃燒設備設在隧道窯的中部兩側,構成了固定的高溫帶--燒成帶,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在隧道窯前端煙囪或引風機的作用下,沿著隧道向窯頭方向流動,同時逐步地預熱進入窯內的制品,這一段構成了隧道窯的預熱帶。在隧道窯的窯尾鼓入冷風,冷卻隧道窯內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風流經制品而被加熱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為干燥生坯的熱源,這一段便構成了隧道窯的冷卻帶。
在臺車上放置裝入陶瓷制品的匣缽,連續地由預熱帶的入口慢慢地推入(常用機械推入),而載有燒成品的臺車,就由冷卻帶的出口漸次被推出來(約1小時左右,推出一車)。
應用于鋼坯連續加熱,或陶瓷連續燒結。
直接結合鎂鉻磚是采用雜質含量少的高純鎂砂和鉻精礦經共同粉磨和高溫(1700℃以上)燒成的MgO-Cr2O3質耐火制品,由于高溫礦物相直接結合率高,具有抗渣性強、高溫強度和優良的抗熱震性;再結合鎂鉻磚是采用電熔鎂鉻砂為原料,經高壓成型和1800℃高溫燒成的MgO-Cr2O3質耐火制品。由于直接結合率更高、顯氣孔率低、體積密度很高,再結合鎂鉻磚比直接結合鎂鉻磚的高溫強度和抗渣侵蝕性更高。但是再結合鎂鉻磚的抗熱震性較差。精煉鋼罐渣線部位采用MgO-Cr2O3質耐火材料損毀的主要特征:熔渣的化學侵蝕、熔渣滲透引起的結構剝落和高溫鋼水熔渣的沖蝕。MgO-Cr2O3質耐火材料對于低CaO/SiO2比(小于2)的CaO-SiO2系熔渣具有一定的抗侵蝕能力,但對于高溫下高CaO/SiO2比的CaO-SiO2系熔渣,特別是含Fe2O3高時,低共熔點溫度迅速下降,抗侵蝕能力非常差。